女权、女拳、平权,一场“污名化”的混战...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979087703
后台回复“up群”,抢先学好新闻传播学基础课
后台回复“全程班”,享23全程班巨额优惠
4月12日,某蓝V的一则“声音”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起因是该官媒在2号发布了一篇正能量的微博,被网友指出六张宏大叙事的照片存在女性缺位的问题。然而,在事发10日后,该官媒突然再发微博评论此事,一时间引发了评论区激烈的争辩。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全家福上没有你妈妈,
妈妈问:“为什么没有我”
你突然生气:“你为什么极端女权?”
很贴切,但我们需要继续理性深究“为什么全家福上没有妈妈”及“女权与女拳”的问题。
NO.1 女性缺位:性别文化的窠臼
宏大叙事文艺作品中,总避免不了“如何塑造英雄人物”的问题。要知道的是,英雄人物模式讨论和批评的基本都是男性形象、男性气质的重塑,也是男性气质的“制度化”。英雄好像被默认是“排她化”的词,因而往往会被定格为主导的、阶级的、社会的、历史的、高大的等等男性形象。
而女性,在塑造英雄人物的总体框架内,尽管呈现出了不于以往的精神风貌,譬如女主人公们都不再是悲悲戚戚的小媳妇、凶神恶煞的婆婆、靠人养活的贫民妇女或花瓶一样的知识女性……而是还原了作为劳动者的形象——身体壮硕、行走如风、吃苦耐劳、斗志昂扬,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这些形象并不是女性特有的,而是所有正面英雄人物的共性。(王林,2007)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女性英雄形象其本质仍未脱离“女性他者化”的框架,好像只有“变得和男人一样”,女性才能被社会认可其价值。
应当注意到的是,英雄人物的塑造并没有专门提到女性人物的塑造,所以往往会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女性人物塑造是包含在内服从人物塑造的总体原则。
那么,女性人物塑造与男性人物塑造有差异吗?
不单独提出女性形象塑造问题,是否就意味着在男女平等的前提下女性形象塑造问题已经解决?
战争中的女性如何才能成为书写中的英雄?(王林,2007)
此次事件中,官方恰好“延续”了此类宏大叙事逻辑——以男性群体默认为全体英雄人物,消除男女形象塑造差异。
由此,对大V持反对意见的网友们认为,大V多次修改博文便是先将女性编织进民族主体书写的宏大叙事,再悄悄地抹除所有女性的身影。一如所有借助妇女解放之力来完成民族独立的民族,“要挣脱旧的父系秩序时,女性和他们在利益和目的上都是一致的”。
宏大叙事中的女性能指与所指,已经被悄然置换了。可联想《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歌颂的是某个女性吗?不,他在抒发男性士大夫不受皇帝赏识,如女子不受男人喜爱的郁郁之情。此刻的男性因身在皇权这样一个终极之“父”的压抑之下,而体认到女性的命运处境。
所以,此次事件的话语策略就好比,谈论科学家、工程师、军人、士兵、航天员等重要社会岗位时,我们就会默认其为男性。如果出现了女性,则特意在岗位前加上“女”,女航天员、女科学家、女工程师。正如李大钊所言,“女权,也是好几十年前已经开始了,但势力很是微微不振。”
(二战后美国宣传画:为了给男性让出工作岗位,女性被推回“天堂”)
女性究竟是什么?宏大叙事之中如何正确表达?这条路还很长。
NO.2 女权与女拳:文明与暴力的撕裂
回转到现实,革命胜利后的今天,“女人是什么”这个在封建父权社会中无需被讨论的问题,似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始终没有得到探讨和回答。
女性究竟是什么?女人难道就是和男人一样吗?可这句话始终潜藏着将男性作为判断标准的潜台词。这意味着女人要抛弃自己的生理特点、心理和文化经验,将自己化妆成一个男人进入社会空间。正如尼采所说,“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
实际上,无论在身体上、还是文化上,“妇女能顶半边天”都是一个充斥着暴力性的过程。社会空间中,她们以更柔弱的身体负荷与男性同等的体力劳动,造成对身体不可逆转的损伤(就像三八女子采油队);家庭内部空间中,她们又完全承担起家务劳动,同时愧疚于因为工作而无法照顾好丈夫孩子(就像我们的母亲)。
而女性的话语困境就在于此,她们活在被社会和家庭建构好的角色里,始终无法找到自身的真正所在,好像“女子没有真相”。
探索上述问题,是探寻女权的正确路径。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看到微博上诸多女性用品、家庭用品的广告商,发布了一些鼓励多元、肯定女性自主的广告视频。在“她经济”的崛起之下,女性声音越来越大。女性主义者们也不断呼吁女性自身的讲述,注重女性独特的生命经验、个人体验,让大家看到真实生活中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她们会长腋毛、长腿毛,会对生育的危险和疼痛感到恐惧,会对男性的自大感到厌倦,而一切看起来精致的女性身体,都经过重重的修饰和内耗。这是女性突破这种话语封锁、构建自我认同的一个简单并且有效的方式。
而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说话,男性沙文主义者们开始感到诧异、震惊、不安乃至愤怒。
“社会都被女权搞坏了!”
似乎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因女人而起,可她们仅仅只是开口说了一些实话,讲述了一些真实但以前从未有女人有机会开口讲出的话。
他们如此诧异于,原来抗疫的女人不能没有卫生巾,原来女人之间存在深厚的姐妹情谊,原来真的有女人会被铁链锁住生育八孩。他们的恐慌促使其使用一切可能的武器对女性进行攻击,双方的愤怒都越烧越旺,对话空间逐渐狭窄,对女性主义的污名化、妖魔化也愈发严重。
而女权与女拳,一字之隔,就让文明演变为暴力。可能是因为“父权制”的根深蒂固,也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打着平权的名义大肆宣传极端又无礼的言论,总之,其结果便是造成了社交平台上“谈女权色变”、“女权=女拳”以及男女极度对立的现状。然而事实是,我们普及女权主义,核心是为了获得尊重,本质是渴望平等,目的是维护权益。暴力解决不了失衡的现实,污名化也不会吓退独立女性。我们所期待的不是同胞之间的谩骂,而是面对事实、承认错误、解决问题。
NO.3 信任与失望:官媒权威的再塑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一个粉丝只有50的自媒体账户,发布了这六张图,以缅怀革命先辈与感恩英雄人物。你们会骂我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
大V之所以引起如何轰然大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他的「责任期待」与「权威信任」。他和我,和我们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期待他能够弘扬性别平等价值观的重镇,在性别平等文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样承担这类使命的还有,《rm日报》《北京晚报》等主流媒体。
大V和北京晚报作为互联网中的关键节点,连接着百万用户,他的煽动性发言可以瞬间点燃一个群体的激愤。此时,一个至高权力开始悄然聚集。他们并非古代掌握生杀大权的独裁君主,而是潜伏弥散在身边角落的某个普通人。只需要一人一句话,被宣判者就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情感劳动,修补这场暴力带来的创伤。他开启了评论精选,我已无法点进那位发言网友的主页,但我想,他/她这两天应该不好过。
如陈宁教授(2021)所总结,“新型主流媒体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所体现的媒介素养是传播性别平等文化的关键之处。他们的业务能力将直接决定新闻作品的性别表达水准能否与大国主流媒体的地位及新时期广大网民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在议程设置、舆论引导、议题扩容等方面继续着力当可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NO.4 余论:如何面对?
在夹缝中说话,每次发言都怀有极强的求生欲。
说来有些难过,“讲述自我”这样一件普通平常的事,在2022年,却要用些宏大叙事自保。
更难过的是,当下不少女权运动的所谓目标,都是建立在“向男性看齐”的基础上的。
但,当我们喊出“女性主义”、喊出“平权”口号的同时,我们更需警惕 “拳头”的 “混乱陷阱”。
最后,希望我们都记住这段话:
“性别平等是多维度的衡量。就业、受教育、权利、机会和社会地位提高是一种表层的平等;观念上的平等,即男女两性在人格、尊严、价值上的平等才是深层的平等。”
参考文献:
1、英洁.中国革命影片中的男权思想与女权主义[J].电影文学,2017,(22):43-45.
2、陈宁.新型主流媒体与性别平等文化传播[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82-90.
3、王林. 中国当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书写[D].四川大学,2007.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奶狗E哥
认真考考
中二早早
懂你知知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往期好文
必备+纸质书+免费送,你绝对不想错过的初试礼包
宁要低分调剂也不要高分的你?这些院校重点保护一志愿!!
从352到401,二本的我凭什么能逆袭上岸央民?
总分444!专业课275!高分秘诀在哪?来了!调剂意向系统后天开!这100+所新传院校正收调剂...
分数线直升50和直降49???疯批新传如何才能上岸?(附94所院校近3年复试线)
1个月熟背两本书?快收藏!这些绝密高效背书技巧!
导师最反感的模板不要再背了!新传er秀出专业性才有分!
赠50+院校版全程复习计划!抢高(shi)分(jian)大赛正式开始!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979087703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b_k(请加点点微信)